椎間盤突出?分類及觀念釐清

椎間盤突出分類_工作區域 1

生昇復健專科診所 洪綱醫師

椎間盤的解剖構造

椎間盤位於兩節椎骨之間,分為外圍的纖維環,和內在的髓核。外圍的纖維環是類似強韌的韌帶組織,負責保護內在的髓核;髓核則是半液體狀態,藉此緩衝身體縱向的壓力。在正常情況下,至少有70~80%以上的重量是藉由椎間盤負責支撐與緩衝;隨著年紀增長,椎間盤也會漸漸的脫水退化,尤其好發在低位的腰椎之間(L4/5或L5/S1)。

ppt9326.pptm  -  已自動回復

 

椎間盤問題分四類

1. 椎間盤膨出(disc bulge)

椎間盤向後膨出,但是髓核(蛋黃)並未流出。膨出的椎間盤可能沒有症狀,也有可能擠壓到後面的神經根產生神經根病變,包括像是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下肢的痠麻痛等等。臨床上大部分的病患屬於此類,通常症狀較輕微,絕大部分不用考慮開刀。

2. 椎間盤破裂突出(disc herniation)

嚴重的椎間盤纖維環破裂會讓髓核流出,進而刺激或擠壓的後側的神經根。這種狀態下症狀通常是相當嚴重的,病患可能會痛到無法動彈,不管是向前向後彎曲都無法進行,坐骨神經的症狀也會較為明顯,除了下肢的痠麻痛之外,也可能進一步出現下肢肌肉無力、甚至大小便異常等症狀。因情況較危急,通常需要開刀治療。

3. 椎間盤纖維環撕裂(annular tear)

椎間盤纖維環也可能部分撕裂,但是髓核並無流出。這種情況下通常會有腰部中間部位的深層痛、腰往前彎到一個角度誘發疼痛、較不耐久站久走等。因為不一定有壓迫到神經,所以沒有伴隨的坐骨神經疼痛,常被誤認為是肌肉韌帶拉傷。詳細的身體檢查可以發現腰部缺乏表面壓痛點、深推脊椎可能會有悶悶的痛、腰椎前彎可能誘發疼痛等。纖維環的疼痛也可能有轉移痛,臨床上容易和其他下背痛的原因搞混、包括薦髂關節病變等。

4. 椎間盤退化症 (disc degeneration)

隨著年紀變化,椎間盤會慢慢脫水變扁、腰椎體距離靠近、重量承重比例下降,更多的重量藉由後側的小面關節支撐。大部分的椎間盤退化沒有症狀,有症狀的情況下也和椎間盤脫水無關,反而是要考慮其他的疼痛來源,包括小面關節病變(facet arthropathy)、黃韌帶增厚(ligamentum flavum hypertrophy)、 腰椎狹窄(spinal stenosis)、神經根夾擠(nerve root entrapment)、脊椎滑脫症(spondylolisthesis) 等等。治療的目標是增加脊椎的穩定性,和降低神經根發炎的症狀。disc type

椎間盤突出? 哪種突出?

簡單的分類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椎間盤突出其實不是一個精確的診斷。更重要的是,要區分究竟病患是上述哪一種的椎間盤問題。網路上有許多椎間盤病症的病友社團,常常互相溝通起來非常不容易,每個人的情況無法彼此代入,原因即在此。

在第一種狀況下,大部分的人藉由藥物、復健、運動、注射治療都能緩解症狀。但是會建議病患要維持運動習慣、避免不良的姿勢,畢竟椎間盤會膨出代表身體已經出現異常,過多的重量壓迫在椎間盤突出或椎間盤的緩衝能力受到限制。第二種通常是急性的狀況,疼痛上可能會先藉由注射治療緩解,如果出現肌力下降、大小便失禁、無法控制的疼痛就要考慮手術治療。第三種纖維環撕裂其實是臨床上最容易被忽略的;臨床上很痛,核磁共振只會看到椎間盤後面有個白點,突出程度不多,常常會被醫師以為沒那麼嚴重,就不以為意。近幾年我們開始針對這種病況進行椎間盤內的PRP注射治療,效果相當不錯。第四種不一定有症狀;如果已經出現了慢性的疼痛問題,通常需要比較大範圍的治療整組脊椎,之後有機會再另行討論。

延伸閱讀: 椎間盤中PRP注射

annr

纖維環後側出現白色顯影,又稱為HIZ (high intensity zone)。同時可以看到當節的椎間盤已經變黑,顯示脫水現象。

下背痛不是只有椎間盤問題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提醒大家:下背痛不是只有椎間盤問題!當然椎間盤相當重要,但是臨床上更多的病患其實是腰椎或骨盆的韌帶拉傷、薦髂關節問題、甚至髖關節問題等。只要醫師有耐心,詳細的病史釐清和身體檢查其實都可以大致分辨。下次遇到沒什麼耐心或只有照個X光就說你是椎間盤的突出的醫師,可以再找找其他醫師看看來做確認喔!正確的診斷才會引導到正確的治療,與大家共勉之!

按鈕33-01 按鈕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