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字韌帶的解剖構造
前十字韌帶從股骨連接到脛骨平台,拉住上下骨頭避免過度的前後位移。此條韌帶大致上分為兩束:前內束(antero-medial band)和後外束 (postero-lateral band) 。 兩束並不是平行排列,而是像麻花繩般的互相纏繞,所以兩束其實是用兩條分別在脛骨上的接點作為命名依據。兩束因接點位置不同,功能上也落有差異:前內束在膝蓋彎曲到底時會被拉緊,後外束則在膝蓋伸直時會被拉緊。根據研究1,前內束斷裂會導致膝蓋的穩定性側:拉赫曼測試(Lachman test ) 呈現陽性,單純後外束斷裂則不易經由Lachman test 測試出來。
前十字韌帶位於膝蓋關節內,但因為周圍有一層滑囊包住,因此膝蓋關節內的空間並不會和韌帶內相通。因此任何要治療前十字韌帶的注射治療,最好都要做精確的導引注射直接進到韌帶內,單純的關節內注射是相對無效的。這也是前十字韌帶撕裂做PRP注射最容易導致失敗的最常見原因 (注射在關節內,無法通到撕裂處)。
前十字韌帶的血流供應其實不錯,主要是由中膝動脈(middle genicular artery)的分支供應;同時也有許多細小的微小管會包覆在任代的滑囊周圍,形成一個血流網,因此給予適到的刺激,前十字韌帶是有部分自我修復的能力的。另位也因為血流供應良好,急性前十字韌帶撕裂必然伴隨血管破裂造成關節大量血腫的現象,表現的症狀就是關節明顯腫脹、行走疼痛、彎曲困難等。在最急性的時刻把血腫抽掉是最重要的,臨床上的觀察越早抽掉,預後越好。
前十字韌帶的功能角色
前十字韌帶的功能很簡單,就是限制脛骨向前位移。
膝蓋作為下肢承上啟下的重要關節,在跑步、跳躍、或蹲下起立的動作當中,本身要用相當大的穩定性,藉此傳遞由地面向上的力量。前後十字韌帶主要負責限制膝蓋前後方向的位移、同時也輔助內外旋轉的穩定性。球類運動中的衝刺、剎車、變相切入,都極大的需要前十字韌帶幫忙拉住,不然就像螺絲鬆了,整個機器都無法運行起來。更糟糕的是,一旦失去了膝蓋的穩定性,過度的運動反而會進一步造成膝蓋的磨損,進而傷害的膝蓋的軟骨結構或半月板,增加退化的可能。
如何診斷前十字韌帶損傷、斷裂?
Anterior drawer test 前拉測試
讓病患躺於檢察床上,將膝蓋彎曲至90度,坐在足背上(用於固定);將小腿往前拉扯,測試膝蓋向前方向的穩地性。過多的位移即為陽性。此檢查因為病患肌肉不容易放鬆,敏感度較低,但是對於顯著鬆弛的膝蓋還是很好的篩檢方式。
Lachman test 拉赫曼測試
有點像前拉測試,但是膝蓋僅彎曲25度,同樣利用手勁測試小腿是否會往前位移。因肌肉比較能夠放鬆,敏感度較高。
Pivot shift test 轉軸位移測試
首先讓病患躺在檢察床上,腳伸直。一手握住腳跟,將小腿往內旋;另一手頂住膝蓋外側,給予一個側向 (valgus) 的穩定壓力。兩隻手持續施力,慢慢將膝蓋彎曲,如出現膝蓋突然間喀一下半脫位即為陽性。此檢查乃是模擬平常膝蓋容易跑掉(giving way)的機轉,對於真的不穩定的病患來說特別有感覺,檢查的特異性最高。
功能測試
臨床可以觀察病患上下階梯、蹲下起立的動作來做出診斷。最常見的狀況是上樓梯覺得不穩,或者有點要用跳的晃上去,無法穩定速度上階;蹲下去起立困難、或需要手扶才能站起。病患常常表示有明顯的壓力點或緊繃感出現在膝蓋脛骨前側,但是無明顯壓痛感。有時候需要和內外側半月板的前側跟 (meniscus root ) 拉傷作區分。
超音波檢查
目前因為超音波機器不斷進階,加上檢查技術的成熟,我們越來越可以穩定的在超音波影像中觀察到前十字韌帶的整個構造。配合前拉的動態測試,我們可以明顯的觀察到前十字韌帶是否有過度鬆弛或部分斷裂的現象。
核磁共振檢查
核磁共振目前還是確認前十字韌帶損傷或斷裂較為準確的檢查。對於顯著斷裂的檢查敏感性和特異性都相當高,但是對於較輕微的韌帶拉傷,有時候會有偽陰性的可能。 (意即韌帶已有部分損傷,但是影像上看起來正常) 因此臨床上一定要配合病史、身體檢查、動態測試等來做出最精確的診斷。